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通过学习党的百年历史,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复兴事业的信心,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和信念,进一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由此夯实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础。
一、坚定自信,就是要进一步坚定对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信心
一个泱泱大国的复兴,不仅是物质力量的增强,更是精神力量的崛起。毛泽东曾经讲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样,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精神。纵观古今中外,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强盛,都离不开自信的精神品质,离不开在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基础上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坚定自信,就是要夯实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复兴。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心升华出压倒一切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保持昂扬的斗志,展现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以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伟大精神,战胜千难万险,谱写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朽篇章。靠着这种信念和决心,创造了开天辟地的伟业,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豪迈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中国人民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勇气,发愤图强,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抗美援朝、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国人民以冲天干劲,使中国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历史变化。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革命胆略启动改革开放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二次革命”,从农村到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会是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就能实现的,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尤其需要具备斗争的勇气、斗争的信心、斗争的能力。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在风险和挑战面前,更需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不断增强自信,提振精气神。唯有自信才能自胜和胜人,才能自觉和自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擎起精神上的旗帜。
今日之中国,已经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发展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需要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复兴总动员,需要聚合物质与精神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国家自信,需要从百年党史中获得启发和信心。
二、坚定自信,就是要坚定信仰信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的核心就是信仰和信念,它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深刻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信仰信念产生伟大精神。信仰使人不懈追求,信念让人坚定不移。信仰和信念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乃至全党对党自身事业目标的执着追求和牢固坚守的思想精神体现,同时也表现为基于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定行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中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革命精神、英雄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建立在对党的事业的坚信与忠诚之上,是建立在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精神传承发扬的基础之上的。有了这种信仰,坚定了这个信念,就能够做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能够矢志不移、奋斗不息。在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党百年探索奋斗的成果,也是民族复兴大业的载体。我们所要坚定的自信,集中体现为对这一伟大理想和伟大目标的自信,对实现这一理想信念的信心,就是要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信仰信念成就伟大事业。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谋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为己任,写进党的纲领,确立为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表现出坚定的自信、巨大的勇气、顽强的品质 意志。在漫长的革命进程中,共产党人表现出的信仰和信念,就是坚信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是正义的伟大的事业,是人类崇高的事业。因此,能够做到前仆后继、不畏艰险,成功开辟了走向革命胜利的道路,形成了正确的革命理论,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开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理论,特别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目标,踏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信仰、信念和信心展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最终化作排山倒海的物质力量,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展现出无限生机和活力,推动国家和民族在文明、进步、现代的大道上奋勇向前。今天,这种自信依然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三、坚定自信,就是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于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的高度自信上,更重要和最根本的体现在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信上。这不仅在于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坚持这一基本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更重要的是,这种对党的领导的自信,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支撑。这集中体现在:
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理论创新和道路探索,由此掌握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方法,这是我们能够坚定对党的领导自信的思想基础。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拯救中国、发展中国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研究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中国化的科学理论,然后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贯穿于中国求独立、求解放、求发展、求富强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
中国共产党得到全国人民的无比信赖、信任和支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以坚强的品质意志进行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通过不断地探索创造,建立了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小康,现在正在向着强起来而奋斗。中华民族由乱到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由贫到富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党对国家民族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信赖,人民对党的支持又使党拥有无比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强大社会力量,这是党最大的底气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拥有丰富的革命、建设、改革经验和强大的执政能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世界政党发展300年的历史中,很少有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虽然经历如此众多的艰难险阻、生死考验,却能够意志顽强、愈挫愈勇。百年奋斗的万千考验,不仅练就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政治品格,也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这种考验来自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自然社会、战争与和平等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环境,这种丰富的经验体现在指导思想上,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使我们所推进的事业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蓬勃活力。这种丰富的经验体现在工作重心上,就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创新,使党的事业展现出壮丽图景。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锻造出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由此体现出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复杂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不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由此表现出党的巨大治理优势;中国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了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一个科学严密的组织体系,使全党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组织行动力的统一整体,彰显出强大的组织优势和行动能力。
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地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领导伟大的社会革命,还勇于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自觉地进行自我革新和自我完善。这是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只有五十几人的小党,成长壮大为今天拥有9100多万党员、在有着14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关键在于我们党是靠理想信念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执政党,不仅体现在自觉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还体现在始终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积极应对风险挑战,这也是党执政以来保持长治久安的重要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意识,这是党的自我警示。要时刻注意防止出现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通过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来应对和战胜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是党对自己一以贯之的要求。
(作者分别为天津市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